返回首页| 繁體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港澳新闻

香港或将推出垃圾按量收费政策 内地城市如何解决垃圾问题?

2017/2/19    作者:

香港将率先实施都市固体废物按量收费政策,对于内地有什么冲击?

 

  香港特区的都市固体废物按量收费政策,即将踏入立法阶段。为让巿民及不同利益团体就收费作好准备,由港府注资的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早已预留5,000万元资助非营利机构及团体推行社区参与项目,试验各式收集及回收废物计划。环保署透露,基金已批出逾3,000万元,共资助33个项目,涵盖各式大厦及服务单位如住宅、商场、大学、庙宇及安老院等,反应理想,未来会按需要申请增加拨款,资助更多项目。

  香港计划对都市固体废物实施按量收费的政策已酝酿多年,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上周表明,现时时机接近成熟,港府将于今年上半年将立法建议的具体细节提交立法会审议。他认为,一般一个家庭每日只需缴付1元至2元费用,市民应可接受。

  据悉,香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曾在2012年就提出改问题,曾宣布特区政府倾向以按量收费形式,以专用垃圾袋向市民征费。推算香港3人家庭每月需收费40港元。现在看来黄锦星局长的预计,是比较正确的。

  香港环保署表示,会密切留意各项目的进度和成效,并提供所需协助,亦会检视预留拨款的使用情况,按需要申请增加拨款,以资助更多社区参与项目。
 

 香港将率先实施都市固体废物按量收费政策,对于内地有什么冲击?

  随着内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多,国内许多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超负荷、处理能力不足已现端倪。我们内地是否能效仿香港的做法呢?深港君认为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未能解决,若要效仿香港的做法,绝不是简单的事!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所面临的六大问题

  ① 存量巨大难处理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近年来平均年增长速度在4.8%。全国600多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② 处理设施量不足

  约有一半的垃圾处理设施还将建设,但垃圾处理项目选址难、环评难,一个卫生填埋项目需要3~4年,一个焚烧项目需要3~5年甚至更久。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31亿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数为1360座,其中填埋场1195座,焚烧厂130座,无害化处理能力为51.3吨/日,合计约1.87亿吨/年。但是,由于旧填埋场逐渐达到饱和状态、新填埋场选址困难、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填埋场被迫关闭,现有垃圾处理设施远不能满足我国对垃圾处理的需求。

  ③ 建设缓慢投入少

  矛盾集中在资金投入不足与需求提高、市场化快速发展与监管能力薄弱等方面

  影响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缓慢的原因之一在于缺少资金。“ 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资金投入不足与需求提高的矛盾,市场化快速发展与监管能力薄弱的矛盾以及高标准与低支付能力的矛盾,”徐文龙表示,“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资金投入,加快设施建设,加大管理能力建设。”

  ④ 二次污染难杜绝

  部分填埋场仍存在一些污水和臭气的污染

  有些人认为:“垃圾填埋场本身也是个巨大的污染源”,以填埋作为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在中国存在着较大的环境污染隐患。垃圾填埋场带来的二次污染是指垃圾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指垃圾渗滤液及填埋气。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主要是指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硬件不足等原因导致再度产生臭气、粉尘、污水以及白色污染等形成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⑤ 众意识需调动

  目前公众参与形式单一,以末端参与为主,没有实现全过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自2009年起,广州市番禺等居民强烈反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一事已成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公共决策事件,甚至被看成是政府决策与民意之间的一场博弈。

  随着公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公众对于生活垃圾处理的信息公开要求也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信息公开及宣传工作的缺失,目前公众对于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认识还十分有限,也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垃圾处理设施选址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徐文龙说。

  ⑥ 管体系待完善

  在垃圾收运处的管理链条中,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管,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垃圾处理领域的重点工作内容。《“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要在现有的监管设施及监管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系。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Failure
Fail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