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8 作者:
今年正满60岁的项俊波,人生轨迹迎来骤变。随着反腐的推进,谁也不曾想到保险系统落马最高级别会落到这位中国保监会主席身上。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
就在4月6日,项俊波还出席了保监会与中国地震局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致辞。
中纪委巡视高度关注权力寻租、人情执法
项俊波于1957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年少军旅练战,赴过前线、受过伤,之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横跨审计、银行、保险几条线。
他究竟因何落马,几位受访者都说“很难确定”,不过在中纪委对保监会的巡视反馈意见中已见端倪。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5年11月2日至12月31日,中央第十四巡视组对中国保监会党委进行了专项巡视。中纪委称,各级纪检机构要深化“三转”,聚焦主业,敢于监督,正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高度关注领导干部利用行政审批权搞权力寻租、利用行政处罚权搞人情执法等问题,认真核查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
随后项俊波代表保监会表态称,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抓好巡视整改工作。切实落实“两个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对违纪行为和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项俊波也出席了今年1月14日中国保监会党委召开的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而如今,等待他的也将是一场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最深刻的洗礼。
在项俊波主政保险行业的这五年时间来看,行业“小毛病”不少,“大毛病”鲜见,但这几年来,情况却有了一些变化,例如生命人寿实际控制人张骏被调查和生命人寿的资金运用有没有关系?中国人保集团总裁王银成于今年1月9日被带走调查是因何事?2013年12月1日,中国信用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戴春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随后2015年11月21日,中纪委公告称,中国信保首席审计官、审计部总经理、监事会办公室主任马仑,5日后,马仑在办公室自杀身亡……这些均给行业留下诸多的待解疑问。
农行上市操盘手
如今被中纪委调查的项俊波,他曾任职于审计署直属院校南京审计学院,1999年4月至2004年7月间就职于中国审计署,官至副审计长、党组成员。
而从经济监督衙门的审计署到掌管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央行转型,对项俊波接下来的金融生涯铺下了平坦的奠基石。2004年7月,他正式出任央行副行长,随后兼任央行上海总部主任。
2007年6月,项俊波开启了他在金融职场的第二站,从央行官员转身成为国有四大行掌门人之一,出任中国农业银行(下称“农行”)行长、党委书记。
此时,正值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股份制改造、上市的浪潮。相较于其他三家银行,农行历史包袱重,股改步伐走得慢,到2009年终于完成股改,标志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基本完成。
2010年7月15日农行登陆A 股,次日农行登陆H股,实现了农行在A H股的同时上市,自此,项俊波亲自操刀完成了农行上市全球最大规模IPO。
一年后的10月28日,农行公告称,由于国际金融工作需要,项俊波已请辞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规划委员会主席及委员职务。
称自己“中国最大的保险推销员”
辞任农行后,项俊波走向了金融生涯的第三站——中国保监会主席。
对于这一任命,项俊波自己曾坦言:“确实没有想过要来干保险。”他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表示:“当时中央领导跟我谈话时候给我交代了两条,第一,保险市场发展的不太规范还是要强化。第二还是要防范好风险,保险市场毕竟是金融三支柱之一,你是搞审计出身,你要把风险防范住。”
自2011年10月底调任中国保监会,在到任短短两个月之后,项俊波拿出了上万字的保险行业调研报告,最核心的观点是认为,“如今的中国,已经到了民众保险需求大规模释放的阶段。”
而到任五年之后,项俊波主导的一系列市场化的保险改革新政相继落地,而中国的保险行业发展也逆势上扬,达到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五年间,保险业各项数据迅猛扩张。截止到2016年11月末,保险业总资产14.96万亿元,较2011年的6.01万亿元翻了一番还多,资产规模增幅达148.92%;原保险保费收入2.89万亿元,较2011年的1.43万亿元翻了一番。行业净资产从2011年的5566亿元增加到2016年11月底的1.76万亿元。
“我现在是中国最大的‘保险推销员’”。项俊波2016年在接受媒体访谈中曾称。
保险业大发展的背后隐患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在做大保险业的同时,行业也隐藏着风险隐患。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与之相伴随着的是保险牌照的放行、保险反腐案件爆发、中小险企发展乱象扰动资本市场。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保监会行政许可公布的通知统计,(在项俊波任主席的2014年至今),保监会审批通过的财险、寿险、健康险、养老、资产管理、经纪、保险销售等保险类公司筹建已经超过百家,而未通过审批的申请公司仅十余家,而各类险企在各地分公司准入更是不计其数,各类资本竞相希望能够进入保险业。
事实上,单单从保监会公布的股东名单来看,根本看不出这些成立几年,甚至更短时间的股东在经营保险业务上有什么优势,也不知道这些新成立的保险公司给市场带来了哪些可喜的变化。
由此带来的一个显著的问题,一批中小险企利用保险牌照资源业务范围逐渐偏离主业,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使行业美誉度打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