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繁體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 

中国器官移植来源短缺 官方致力构建捐献体系

2012/3/25    作者:

最新披露的信息称,中国每年有15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而成功器官移植不足1万例。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郝林娜在全国人体器官试点工作总结会上直言:“很多患者在苦苦等待中去世。”器官来源严重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新社杭州3月23日电 题:器官移植在中国:来源短缺 官方致力构建捐献体系

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在社会经历变革和转型的背景下,中国正努力拯救陷入困境的器官移植事业。

最新披露的信息称,中国每年有15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而成功器官移植不足1万例。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郝林娜在全国人体器官试点工作总结会上直言:“很多患者在苦苦等待中去世。”器官来源严重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器官捐献最大的障碍是未建立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捐献的渠道不畅,一些医生不能及时准确发现潜在捐献者并及时上报信息。同时,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丧葬习惯,去世的人要保持身体完整性。

针对上述因素造成的影响,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指出:“供需矛盾造就了地下黑市场,中国器官买卖十分严重,为利益所驱,很多中国急需救治的人得不到救治。”

更令这位官员担忧的是,由于缺乏公民的自愿捐献,中国多数的移植器官来源于死囚捐献,这被国际社会所诟病。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器官移植方面,因器官来源和管理不够规范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表示,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建立来源规范的器官捐献体系。

为表示“政府层面的决心”,黄洁夫在全国人体器官试点工作总结会上承诺,中国将逐步改变过去主要依靠死囚来获得移植器官的畸形方式。

此间发表的《杭州宣言》提出,未来中国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器官移植的基本原则,在遵循“自愿、无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逐步建立符合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

具体措施有:以呼吸循环停止为死亡判断标准,确立了中国三类心死亡标准;由独立于医疗机构以外的红十字会依法参与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推动、报名登记、器官分配、缅怀纪念、人道救助等工作;建立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公开的器官分配体系;建立符合人道主义的救助机制。

在器官捐献事业步履维艰的情况下,中国官方已下决心进行一场彻底、持久的拯救。据黄洁夫透露,他还发动了许多卫生部官员加入器官捐献行列,填写登记表,以增强社会号召力。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Failure
Fail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