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繁體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焦点新闻 >> 

人民币应走出国门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2012/10/15    作者:

香港新闻日报综合报道(记者:许天平)目前,人民币跨境使用地域过于集中,套利投机动机较强。人民币资金只是在香港和内地之间流动,通过关联公司在香港兑换成外币后,再支付给实际的境外出口商,人民币并没有用于真正的国际间结算,依靠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利差和汇差而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改变,应积极推动人民币国家化,人民币与外汇交流应探索多个渠道。
香港新闻日报综合报道(记者:许天平)目前,人民币跨境使用地域过于集中,套利投机动机较强。人民币资金只是在香港和内地之间流动,通过关联公司在香港兑换成外币后,再支付给实际的境外出口商,人民币并没有用于真正的国际间结算,依靠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利差和汇差而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改变,应积极推动人民币国家化,人民币与外汇交流应探索多个渠道。
 

  目前,人民币跨境使用地域过于集中,套利投机动机较强。人民币资金只是在香港和内地之间流动,通过关联公司在香港兑换成外币后,再支付给实际的境外出口商,人民币并没有用于真正的国际间结算,依靠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利差和汇差而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改变,应积极推动人民币国家化,人民币与外汇交流应探索多个渠道。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从2009年开始推出,全国有4个城市、300多家企业开展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到目前,全国所有地区、所有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都可以用人民币来收付其贸易进出口货款并可开展投资项下的人民币结算。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5月,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同比增长了70%~80%。跨境贸易中,服务贸易项下,人民币的支付使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跨境人民币的结算试点扩展到全国后,2011年全年累计实现结算额2.19万亿元。根据海关提供的进出口数据,2012年上半年,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已经占到了7%,在服务贸易的跨境收付中,用人民币进行支付结算的约占15%。可以说跨境人民币结算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国推广、从经常项下到资本项下,这几年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也逐渐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存在的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跨境人民币结算比例仍不平衡。一方面进出口比例不平衡,即便2012年3月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试点企业名单管理后,进口结算支出仍远大于出口结算收入,以辽阳市为例,试点以来,进口支付人民币是出口收取人民币金额的11倍,说明大多数境外企业获得人民币仍存在很大障碍。另一方面,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结算比例不平衡,而作为国际化货币,除贸易结算功能外,还必须具有投资功能。2011年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08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1109亿元,前者为后者的19倍。辽阳市辖内跨境人民币业务全部为经常项下,资本项下至今无一笔跨境人民币业务发生。

  第二,人民币跨境使用地域过于集中,套利投机动机较强。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因素,香港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获得了大陆全方位的支持,迅速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2011年,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19万亿元,交易方多为东南亚地区,且八成以上通过香港收付或者中转,区域化色彩明显。同时有一部分是境内公司通过香港子公司或者关联公司为赚取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利差和汇差而进行的交易,实际交易中,人民币资金只是在香港和内地之间流动,通过关联公司在香港兑换成外币后,再支付给实际的境外出口商,人民币并没有用于真正的国际间结算,香港离岸中心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资金的优化配置功能,依靠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利差和汇差而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不可持续。

  第三,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成本较高且缺少投资渠道,不利于人民币在境外沉淀。截至2012年5月末,香港市场沉淀的人民币达5539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为收益较低的活期存款,机构持有人民币缺乏投资渠道,虽然偶有人民币债券发行,但每年二三百亿的发债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又缺少投资理财产品,大部分人民币资金只能作为一种收益小、流动性低资产存在企业活期账户内,坐等人民币升值赚取汇差,但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单靠汇差吸引人民币在香港沉淀已经不可持续,香港人民币活期存款余额从2011年9月的6222亿元,持续下降到2012年5月的5539亿元,该走势与同期人民币汇率升降基本一致。

  第四,人民币回流机制不完善,无法完成全球市场的循环流通。虽然陆续开展了人民币FDI、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运用在香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开展境内证券投资等试点,但实际上人民币回流渠道仍然不够通畅。人民币FDI是针对境外企业以人民币来中国大陆投资给予的一些政策优惠,但现实中经常是持有人民币的企业没有投资需求,有投资需求投资的企业不持有人民币,而境外又缺少提供人民币直接融通的成熟环境;同时,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受到投资规模及投资主体资格等限制,回流金额有限,市场的分割及投资渠道受限,造成人民币目前很难完成全球范围内的循环流通。

  第五,需正确认识人民币国际化与离岸中心建设的关系,着眼全球,尊重市场选择。不可否认,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香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法制环境、繁荣的金融市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并且确实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但人民币国际化不应该以维持和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目的,每个离岸中心本身都有其不足之处,如香港辐射范围主要限于东亚、东南亚,及与中国大陆的特殊关系导致部分交易为子母公司、关联公司套利交易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人民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过度扶持香港就等于变向打压其他潜在竞争者,应充分尊重市场选择,避免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人民币“香港化”,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国际化很难走远。

  相关政策建议

  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更深层次发展,建议如下:

  第一,充分发挥人民币离岸市场资金价(1744.90,-14.80,-0.84%)格发现及资金优化配置的功能,继续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可以先行放开在岸市场贷款利率下限的形式促进两地资金价格趋于平衡,避免离岸和在岸市场长时间的资金价格扭曲导致的投机盛行,降低投机套利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干扰。

  第二,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自2009年以来,跨境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实现爆炸式增长,虽然资本项下人民币也出台了FDI及ODI试点办法,但总体上说还是低限度的可兑换。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被接受程度,也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做空人民币势力攻击人民币的主要诟病之一,可以说,不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就不可能成功。应立即着手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并与利率及汇率改革通盘考虑,分阶段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待条件成熟向全国推广。

  第三,以香港为主,布局多个人民币离岸中心。依靠香港做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量,借助其他金融中心带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拓展,充分发挥不同金融中心辐射不同区域的优势,使其互相竞争,调动全球资源尤其借助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能力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服务,以国家层面承担成本加强宣传推广,促进人民币在与欧洲、美国及日本等西方主流国家交易中使用。

  第四,在离岸市场推动人民币第三方使用。香港回归15周年之际,中央政府出台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措施,其中就包括“支持第三方利用香港办理人民币贸易投资结算”。人民币想成为国际货币,第三方使用至关重要,以美元为例,欧洲美元市场日交易额基本是美国本土市场的两倍左右。虽然推动该项工作难度较大,但却十分紧迫,可先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等为第三方提供融资便利等形式为突破口,推动第三方使用,提高离岸市场人民币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金配置,缓解离岸市场人民币回流压力,最重要的是打破目前人民币资金“内地—香港”的小循环。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Failure
Fail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