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30 作者:
新京报讯 (记者吴敏)投资者预期一项政策将带来长远的变革,但他们都纷纷离场规避短期冲击。在审计署宣布对地方债务进行全面审计之后,昨日沪深A股收盘大跌,金融股和地产股成为下跌过程中领跌的品种。
深市金融指数跌2.66%
国家审计署在28日发布了简短的一句话,称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
而《人民日报》上刊发的一篇文章说,这一要求上周五下达,周一即开始审计。这使得投资者更加关注这一举措。
昨日沪指下跌1.72%,重回2000点下方,收报1976.31点。由于银行和地产与地方融资平台、目前地方政府发展模式关系最为紧密,因此金融股和地产股成为下跌过程中领跌的品种。昨日,深市金融指数下跌了2.66%,沪市地产指数下跌了2.26%。部分地产公司股票,比如招商地产跌幅超过5%。
与地方关系紧密行业大跌
一些与地方政府紧密相关的行业,如园林绿化公司昨日跌幅惨重。东方园林昨日盘中一度跌停,最终收跌9.05%;普邦园林、棕榈园林跌幅均超过5%。
而同样受地方政府订单影响很大的环保行业昨日也遭遇重挫,龙净环保、创业环保、开能环保等跌幅超过6%,兴蓉投资等跌幅超过5%。
德邦基金人士分析称,国务院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此前已经有部署,但是此刻以紧急事件方式处理,却又不寻常。地方政府基建投资资金来源于平台融资,总量控制和增量骤减,可能进一步增加地方融资难度,降低基建投资增速,进而降低经济增速。
受此影响,昨日A股尤其是大盘蓝筹板块以及周期股下跌超过创业板。
地方政府“减持填窟窿”?
此外,不少投资者还为地方政府可能减持其控制的A股公司填补债务“窟窿”而深感担忧。
根据国资委今年披露的数据,2012年底,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共有953家,占公司数量的38.5%,其市值占比则达到51.4%。
而对A股数据的统计显示,央企旗下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282家,即有近670家地方国资委或地方国资经营平台控制下的上市公司。
投资者担忧,一旦地方政府减持这些公司股票筹集资金,或给这些股票带来抛售压力。部分分析师认为,由于不少地方政府债务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回报率低,产生的现金流难以覆盖债务成本,因此这部分债务靠以旧还新维持,审计地方债务可能使得部分地方政府资金链紧张。
机构报告
IMF连发报告警告地方债务风险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地方债务风险早已被业界视为“走钢丝”的状态
今年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实际上,地方债务风险早已被业界视为“走钢丝”的状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评级公司及投行分析师都表达了对中国地方债务问题的担忧。
IMF今年以来多次提出对中国地方债务问题的关注。该机构4月发布报告,认为从中期来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将成为财政风险的重要来源。
5月,IMF再次对中国债务不断增长及信贷迅速扩张发出预警,称虽然债务风险仍处在完全可控的水平上,但在中期内政府必须逐步降低赤字,以确保债务状况稳健和可持续。
而在今年7月发布的对2013年度中国宏观经济状况的“年度体检报告”中,IMF估算,如果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预算外资金纳入广义政府债务范围,那么去年的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45%。
此外,今年4月,评级机构惠誉将中国偿还长期本币债务的评级从AA-降至A ,该机构预计,到2012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达到人民币12.85万亿元,相当于GDP的25.1%。2011年底该比例为23.4%。惠誉还称,地方政府及其平台之间的借贷行为并不透明,“我们认为这是中国与其他A类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的地方。”
另一评级机构穆迪也出于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积聚和“影子银行”驱动下的信贷高速增长的担忧,今年4月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前景由“正面”下调至“稳定”。该机构上周还表示,在中国改变政府投资为导向的经济模式背景下,下半年到期的上千亿元地方债将迎来融资挑战,可能会有违约风险。(沈玮青 苏曼丽)
背景
地方政府偿债过度依赖土地收入
6月审计署抽审了36个地方政府,其中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偿债率超100%
2011年国家审计署曾对全国的地方债务进行过一次全面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10.72万亿元。
2013年6月,审计署抽查审计了36个地方政府,2012年底这36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接近3.85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2.94%。
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已超过100%,最高达189%。
而在债务偿还中,各地方政府又过度依赖土地收入。抽查的36个地方政府中,超过半数地方政府指望卖地还钱,21个地方政府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有7746.97亿元,占这些地区债务余额的54.64%。
这些地区2012年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需偿还本息2315.73亿元,为当年可支配土地出让收入的1.25倍。
过度依赖土地收入也成为各地房地产调控的一大难题。国土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合同价款1.7万亿元,增幅达77.3%,其中房地产用地出让价款同比增幅超过90%。(苏曼丽)
分析
“此轮审计或为财政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A股虽以下跌应对地方债务审计的影响,但A股的参与者对审计地方债务持有正面的看法,有机构认为,此轮审计或为财政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官方可见的最新地方债务数据来自于2011年,当时的统计显示,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负有偿还责任、担保责任、救助责任的债务余额共计10.7万亿元;随后在2012年11月到今年2月,审计署在全国36个地区作为样本的审计中,显示36地区2012年底的债务余额较2010年增长了13%。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人士认为,从先前的样本看,预计新一轮审计结果显示的负债增长率应该不会高于之前36个地区两年近13%的增长,因此结论或大概率指向“负债率总体可控,局部地区超标”。
该公司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此轮审计或为财政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先将地方政府的账本打开,然后再采取相应措施打击局部的过度投资,其实质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健康恢复。
德邦基金人士则认为,地方债务核查将影响深远,只有暴露部分风险,才能打破金融机构和民众对于地方政府信用的迷信,戒除金融机构给地方融资的毒瘾,改变资金集中流向基建、地产、国企的局面,从金融上支持经济转型。
不过,益民基金策略分析师黄祥斌认为,虽然经济下限的讨论似乎告一段落,甚至之前铁路建设领域的政策也引发了投资者对于“稳增长”的很多憧憬,但面对审计政策新变化,相信投资者的憧憬会受到遏止,这会降低市场的风险偏好,压制资本市场的估值。(吴敏)
要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有效的、硬化的债务约束机制,推动地方政府预算和支出透明。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
新京报讯 (记者苏曼丽)地方债务审计风暴引发银行股大跌,不过银行人士对此还较为淡定,“总体风险可控、有选择性地做”是目前银行业对地方政府项目的普遍态度。据记者昨日了解,监管部门也已经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控,各家银行每个月动态统计汇报地方融资平台情况,避免出现重大违约事件。
银行对地方项目“想说爱你不容易”
地方政府债务中,银行贷款是主要来源。审计署的数据显示,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接近3.85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78.07%,也即超过3万亿为银行贷款。
一位国有银行人士昨日告诉记者,地方债务审计早有预料,今年以来出于对风险的考量,银行对于政府融资平台的态度进一步趋紧,不少项目地方政府获批后难以在银行获得贷款,资金达到率低。不过,并不是地方政府贷款一刀切的不做了,而是更加有选择性的放贷,调整的行业、产能过剩行业都基本停止放贷。比如该行的房地产类的贷款,审批名单全部收到总行了,只有总行认可的房地产商才可以批贷。
另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称,现在银行对地方政府项目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下,银行不做政府生意是不可能的。从关系考虑,银行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从风险考虑,政府是风险最低的贷款客户,特别在目前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企业的风险比政府的风险更大。
以平安银行为例,该行从6月份以来,与青岛、昆明、湖北、南京、成都、大连6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到2个月,平安银行与这6地政府部门达成了5300亿元的投融资项目。
监管层认为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可控
据了解,目前监管部门和各家银行也都加强了对新增政府平台贷款的把控。5月份,银监会已要求各银行不得新增平台贷款规模,同时要求银行严把新增贷款准入标准,发放平台贷款时必须满足借款人现金流全覆盖、抵押担保符合现行规定、资产负债率低于80%等约束条件。
银行人士介绍,现在各家银行是每个月都要统计本年到期平台贷款金额、偿债资金来源和实际偿还等情况,避免出现重大违约事件。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今年6月透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银行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9.5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0.14%。尚福林称,目前银行的地方政府债务基本属生产性负债,不是消费性负债,大都有对应的资产保障,总体风险是可控的。
中银国际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若在较坏的情况下,地方融资平台的不良贷款率升到近30%,则上市银行2013年的净利润将较2010年下降55%。
通过2012年银行年报发现,目前银行平台贷款控制较为有效。国有大行中,中行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减少23亿元,农行减少48亿元。招行在2012年平台贷款也减少237.27亿元。
专家声音
刘煜辉 地方应建债务约束机制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昨日表示,上半年经济形势较差,地方债务风险问题不是很乐观。
刘煜辉说,此次摸底审计距离上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已经过去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地方性债务又出现了新的情况,特别是去年,为了稳增长又加了一次杠杆,影子银行最近两年膨胀得特别厉害。目前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情况已经不太清楚了,摸底主要是掌握风险情况。
刘煜辉认为,虽然去年底和今年初对36个省市进行了抽样调查,但其准确性比全国范围内摸底要差得远。上半年经济形势较差,地方债务风险问题不是很乐观。
刘煜辉说,在我国地方政府在《预算法》中不能作为承债和担保的主体,即《预算法》明确地方政府不能对外举债,所以,在法律的框架内,地方政府是没有举债权力的。但实际上,大家都是在绕道举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就是这样一个背景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地方政府没有“破产”一说。
对于未来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刘煜辉认为,要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有效的、硬化的债务约束机制,推动地方政府预算和支出透明。
“作为一个市场化的承债主体,必须有清晰的资产负债表,才能到市场上融资,只有在这样一个主体上才能推动未来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改革。”刘煜辉认为,地方政府建立市政债融资体系要有市场承债主体这个基础。说起来简单,其背后有深层次的体制层面的难题。
新京报记者 李蕾 实习生 安百隆 庄杏霞
(新京报)